2017年11月,記者對話樂化創始人沈孝業,回首三十年,環境巨變,初心未改。沈孝業說,這個初心就是帶領大家過上富裕的日子,就好像大樹存在的意義就是向大地播撒更多的綠蔭。
沈孝(xiao)業接受(shou)大眾(zhong)網記者(zhe)專訪
談創業:農業只能解決溫飽 工業才能實現富裕
上個世紀八十年代,絕大部分農村人還停留在掙工分的階段,沈孝業卻選擇了創業,而且是油漆這個并不熟悉的行業。
沈孝業:1986年,我從農村到鄉經委,在鄉經委待了一年,負責經委的信息、商貿和考察項目,這期間,我就考察了油漆廠,1987年黨委派我組建油漆廠并出任廠長。
為什么在那個時候想要上項目,因為在農村,多少年祖祖輩輩就是面向黃土背朝天,靠農業僅僅能解決溫飽問題,解決不了富裕問題。所以我想上工業項目是唯一的出路。
為什么我有信心上油漆項目?有三個原因。一是油漆廠的投資不大,設備比較簡單。二是那時候油漆還不飽和,還是一個緊缺的行業。三是因為油漆市場那時候就在農村,千家萬戶刷門窗、家具都需要用油漆。從這幾個方面,我感覺到有信心。
談彎路:沒有市場調查必然要受懲罰
其實樂化發展的前四年非常困難,由于只有干勁沒有技術,不僅沒有生產出一滴合格油漆,還被一把火燒光了全部。
沈孝業:實際上從1987年到1990年,企業走了彎路,這也是后期總結出來的,那時候不知道是彎路。那時候我就憑自己做人、做事的經驗,甚至沒有社會調查,沒有信息對比,沒有人才引進就把項目上了。
那時候只是認識一個會做漆的老頭,我就把他接過來,比伺候家里的老人還要上心,在他的指揮下,安裝、投產,結果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合格。
我說“你得有個辦法。”他說“那就熬煉樹脂。”結果就是自己焊設備,帶著員工白天晚上加班。在1990年7月15日,連續三天兩夜的時間做實驗,中午發生了一場大火,燒傷了6人,我燒傷面積是百分之四十七,最重的燒傷百分之九十三。
談精神:自己強起來是做人的尊嚴
廠子燒沒了,工人燒傷了,沈孝業一度非常絕望,除了身體的創痛,更大的傷口來自于辜負了全鄉人的期望,30年后的今天,回憶起這段經歷,60歲的他再次流下了熱淚。
沈孝業:在燒傷以后,自己有兩個深深的感受。首先人生存在世上不是靠自己,而是靠一批兄弟姐妹。在醫院護理的時候就靠自己的兄弟們來回倒班護理。更重要的,在困難的時候能頂住的還是黨組織,鄉黨委號召全鄉父老鄉親們捐款、捐物對一個企業進行幫忙和支持。
我在醫院聽他們講過這件事,我想以后怎么對黨和父老鄉親回報,想來想去,還是想念自己的廠,所以還在治療的時候,就偷偷到廠里去看了一下。因為失火把廠房都燒塌了,我從雜草叢中找到罐子,我就想知道里面還有沒有東西,樹脂還在不在。
我回頭一看,正好在草上橫著一根小竹竿,順手往下一戳,水下發軟,一下子提起來,樹脂就粘在竹竿上,就像糖葫蘆一樣。當時在最困苦和為難的那幾個月當中,那是最興奮的一件事,我就情不自禁地喊了句“成功”。攻克了最關鍵的技術,又經歷了后期買設備、學技術等環節,到1991年企業復產了。
這個經歷是用錢買不到的,那就是不管多大的困難,人只能自己強起來,這就是做人的尊嚴。
談改制:改制不是為了私有 而是為了發展
樂化在1991年復產后,迅速進入蓬勃發展期,產能在短時間內從500噸擴張到8萬噸,營收也迅速破億。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,樂化人感受到了體制的掣肘,于是他們在九十年代中期就敢為人先,實施改制。
沈孝業:因為我改制,國家政策研究室來調研,當時由鄉鎮企業改成股份制企業國家是不讓的,但我改了。在會議室我還沒坐好,他(調研人員)“啪”一下一拍桌子。
他說:“你是不是叫沈孝業?”
我說:“是。”
“你是不是黨員?”
“我說是。”
“黨員是怎么規定的?”
“我說無產階級。”
“你是什么?”
“我說我也是無產階級。”
“你是無產階級?你不是有產階級嗎?”
“我怎么是有產階級?”
“你改制不就是有產階級嗎?你有股,有股不就是剝削嗎?”
我說:“這件事不對,我們民營企業靠自己的積蓄發展,我們創造大量的資金,繳稅,剩下的我們繼續發展,我們有決定權。我們投資發展是為個人嗎?我們把企業建大了,在中國建是為了中國建的,怎么是為了個人呢?以后我死了,我還都能帶進去嗎?我說這件事你放心,改制并不是為了私有,是為了更有利的發展,咱肯定是為黨為人民,不是為我自己。”
談管理:放權!各崗位干部、員工嚴格按塔型管理,各負其責
說起民營企業,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管理無序,沒有規則。樂化曾經也面臨管理的難題,沈孝業解決管理問題的關鍵就是制度和標準。如今沈孝業外出半個多月,經常連一個企業里的電話都沒有,而企業依舊正常運轉。
沈孝業:1997年左右,全國鄉鎮企業多數就起來了,特別是在2000年的時候,很多報道都說鄉鎮企業家是小農意識,小富即滿,沒有胸懷,沒有戰略。我說這件事我覺得不對,我悟出的一個道理,企業只有兩種,一種是有標準的企業,另一種是無標準的企業,而樂化就要做有標準、有制度的企業,用標準和制度去管理和規范企業發展。
比如財務,明確了各項費用列支的透明度,由簽字生效到審核生效,就是我們財務的制度,花錢都定了標準,都不能超,由財務負責人審核報銷,我從來不簽字,都是報銷了,他們記賬就行。
三十年來,采購客戶我沒談過,供應商我沒談過,都是他們談的。企業多少億的進出我從來沒簽過字,幾千萬支出我也不管,都是他們自己簽,因為有財務審核的制度和規范在那里,這就是企業的管理。
談上市:決不為了上市而上市 為了融資而融資
如今很多企業都在運作上市,上市仿佛是一個企業做大了之后的必然選擇。但是樂化作為營收近20億的大型企業集團,卻沒有上市的計劃。不僅如此,他們甚至沒有一分錢的銀行貸款。
沈孝業:樂化1987年建廠到1994年改為股份有限公司后,曾經培植上市,培植三年以后,我們企業具備上市條件,但我提出來不上,停了。
為什么停,關鍵是從企業實際出發,以我們現有的技術和團隊,上市以后能干什么?上市融了資能投什么?我們企業一是自己有錢,二是如果需要錢,各級銀行、金融部門對咱們支持都很大,人家都給我們用,所以我們感覺到沒有必要上市,所以我們不上。
現在看我們企業已經30年了,目前一分錢的貸款沒有,還有余款,這30年來銀行貸款一分錢不良也沒有,稅一分錢欠款也沒有,工人一分錢欠款也沒有,那我們上市干什么?
談轉型:將全力發展五十六個民族特色文旅產業
專注了三十年油漆產業的樂化,在2010年之后陸續涉足房地產、國際貿易等領域,2012年樂化決定今后集團公司不再新上其他工業項目,而是向貿易、旅游、服務業三位一體的文旅產業投資。就在最近,樂化將文旅產業鎖定在了五十六個民族這一理念之上。
沈孝業:我們企業在五年前已經決定工業產品再好也不上了,就只搞油漆和油漆的原料。確定要發展國際貿易,再由國際貿易帶旅游,旅游帶服務業。
怎么干呢?我們就想到了家鄉,就是生我們、養我們的地方,我們投昌樂的旅游業,所以我們就打造一個惠泉湖,就把首陽山搞一個旅游景點,搞一個大的兒童樂園。習主席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,我們就這么干。
我們確定在十年內,發展20個國的貿易和20個國的旅游,在國內開設10個分公司,承擔旅行社的功能。
另外,我們瞄準了五十六個民族一家親這個理念,在昌樂的首陽山拿下2000多畝地,把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引進來,實現文化互動,實現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旅游、餐飲、娛樂。我們濰坊的父老鄉親不用走遍全國,來到昌樂就能看到各民族最具特色的東西。
談未來:扶上馬還要送一程
從1987年創業至今,沈孝業已經年滿60歲,逐漸退休成為不可回避的話題,用他的話說,對新一代樂化人,他會扶上馬,再送一程。
沈孝業:樂化的未來是30年廠慶的一個重點問題。我年齡大了,也要逐步的退,但是前面30年,我是從無到有創辦企業,是一心帶著大家干,未來怎么給樂化人鋪上一個好的平臺,鋪上一條好的路,明確未來30年的目標,怎么去發展,這是我在想的,通俗點說,就是扶上馬,再送一程。
昌樂縣企業家總部、惠泉莊園及景觀區
我們班子擬定未來30年是鞏固昌樂,發展青島,開發西部。鞏固昌樂就是新上了100萬噸油漆原料和100萬噸高檔漆項目,這些項目都終將在昌樂以及昌樂周邊的壽光等地。在發展青島方面,其實樂化早在2003年就在青島建立了研發中心,未來樂化也會把業務窗口遷到青島,去面對更大的市場。開發西部就是把原來的油漆設備通過搬遷搬到西部,借助西部開發的東風,把中檔產品做得更強。
這是未來30年為大家設定的目標,至于方向,我還是對年輕人有一個要求,像原來我干一樣,永遠是聽黨指揮,跟黨走,年輕人要繼續發揚我們前30年創業者的優良傳統,艱苦創業、勤儉持家、頑強拼搏,要干好自己的事業,依法經營,依法納稅,依法保護自己的企業。這就是我心中樂化的未來。
在采訪中,沈孝業告訴記者,不管有多少工作,他還是經常會去老廠區轉一轉,看一看門前那兩棵伴隨樂化一起風雨,一起成長的大槐樹。
如今大樹參天,就像自己創業的三十年。
既然選擇做一棵大樹,就要撒給大地更多的綠蔭。這是大樹存在的意義,也是沈孝業繼續奮斗的意義。